睡蓮(懸疑) 7: 下落
0%
墨書 Inktalez
李姨做夢都想不到,最後出賣她的竟然會是那些畫的買家。 0
 
她逃離之後一門心思只想趕緊把手裡的作品賣掉,卻沒料到買家是林海的朋友。 0
 
那買家看到這個婦人居然擁有這麼多林海的作品,心裡不禁起了疑。第二次交易時,他提前報了警,結果人贓俱獲。 0
 
原來只是一起謀殺盜竊案,這個平日裡沉默寡言卻又十分能幹的中年女人全是偽裝,目的就是為了接近林海,贏得他的信任,好伺機盜走作品拿去出售。 0
 
李姨承認了殺人的事實。 0
 
那個晚上,她其實根本沒給林海送茶,而是在聽到林海的喊聲後才趕到畫室。當時她看到了處於瘋癲狀態的林海, 0
 
瞬間被邪念蠱惑,只是走上前用力一推,就致使林海從二樓的落地窗墜入池水中,製造出一個失足落水的假象。 0
 
她能如此輕易得手,除非是了解當時的情況,知道一個瘋瘋癲癲的人,看似十分危險卻又非常脆弱。 0
 
還有一個結果出乎越江和雨生的意料。 0
 
越江終於明白,在大學近三年的時間裡,自己和李夕然關係那麼親密,可她卻始終不肯來自己家裡做客的原因。 0
 
原來是因為她害怕面對李姨,擔心會表現出絲毫異樣而破壞她們之間的計劃。 0
 
沒想到李姨竟然是李夕然的母親。 0
 
李姨退休後來到林海家做保姆,是在她得知自己的女兒和越江是好友之後決定的。 0
 
她知曉林海的名氣,所以期望林海能收夕然為學生,然而林海卻始終不答應。 0
 
李姨本以為日子久了,林海總會鬆口,可她慢慢發覺林海的神經質已經到了一種病態的程度,總是沉默寡言,還十分暴躁。 0
 
直到她發現林海的睡蓮色彩妖冶主要是顏料的問題,並以此作為要挾。林海頓時勃然大怒,甚至還毆打過李姨,兩人的矛盾從此急劇激化。 0
 
只是奇怪的是,林海並沒有趕走李姨。 0
 
而李姨也開始盜取他的一些作品和收藏品拿去售賣,以此來報復。直到那個晚上,她看到林海虛弱又癲狂的狀態,於是乾脆痛下殺手,殺死了他。 0
 
 
李夕然在得知真相後便退學了。 0
 
越江最後一次見到她是在美院門口,隔着一條馬路,兩個昔日的好友彼此對望。 0
 
越江失魂落魄地看着她攔了一輛出租車,像逃命似的鑽了進去,心裡感覺堵得慌。 0
 
這些事情都結束之後,少沖為自己所做的努力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地說:「好了,總算是真相大白了,李姨的非法所得也都追回了,她被判了死緩,林伯伯在天之靈也能夠安息了。」 0
 
「不,」 越江否定了少沖的話,「爸爸怎麼可能在毆打李姨之後還把她留在家裡呢?而且作為一個畫家,他會連自己的作品和藏品少了都毫無察覺嗎?」 0
 
「除非李姨也是林伯伯有意要留下的線索。」 雨生說道,「越江,我甚至覺得,那天晚上就算李姨沒有殺死他,老師也不會活下去了。」 0
 
「而且你們都想不到,李姨在口供中提到,有一次她趁林海在畫室,去他臥室里行竊的時候,曾經在柜子里看到過那幅夜晚的睡蓮圖。因為那一幅和其他的作品都不一樣,所以印象格外深刻。」 0
 
「那時候,林海還沒有開始《尋蓮》的創作。也就是說,那幅畫存在的時間是在《尋蓮》之前,它才是第一幅,而不是最後一幅。」 0
 
越江愣了一下,喃喃道:「難道那十二幅畫都只是陪襯嗎?只是為了襯托出那道黑色的光?」 0
 
如果爸爸一早便有了赴死的決心,那麼就算身邊潛伏着再大的危險,對他來說也都不重要了。 0
 
他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把那些線索和暗示一一安排妥當,留給自己的女兒就行。 0
 
越江開始察覺到,其實很多看似難以理解、荒誕離奇的事情,在其背後都是有着合情合理的解釋的,它們千絲萬縷地暗自勾連,旁人無法理解只是因為不明真相。 0
 
十月份里,天氣晴朗,秋高氣爽。 0
 
周末,越江把自己關在父親的畫室里,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睡蓮的畫作,仿佛非要硬生生地看破畫布,從中找出些什麼來。 0
 
她的注意力最終還是集中到了這一組《尋蓮》上。 0
 
那莫名出現的第十三幅畫,被旁人傳為不祥之作,月光下搖曳的睡蓮,整體讓人感覺哀傷和絕望。 0
 
報紙上刊登了這幅畫的照片,外界傳得沸沸揚揚,它甚至被人拿來和梵高的《麥田群鴉》作比較,整個畫面沒有焦點,散亂陰鬱,是預示死亡的絕筆。 0
 
可是越江心裡犯嘀咕,如果真的是失蹤多年的媽媽的手筆,它又是怎樣被放置在畫架上的呢? 0
 
 
爸爸可是一整夜都沒有離開畫室啊。 0
 
唯一的突破點,就是偶然發現杜雨生父親的身份。 0
 
或許藏在爸爸保險柜里的那張殘缺的照片上,站在媽媽右邊那個缺失的男子,就是雨生的父親。 0
 
可到底是為什麼最後自己的父母回到了淮城,而他卻一個人留在了山村呢? 0
 
越江的腦海里一個接一個地閃過種種臆想,卻又都站不住腳。她趴在畫室里的沙發上,不知不覺間疲倦襲來,便睡了過去。 0
 
醒來時已經是午夜,越江揉了揉眼睛,走到窗前,睡眼惺忪地下意識看向窗外。 0
 
就在那一瞬間,她被眼前的景物驚得呆立原地。 0
 
那是和第十三幅畫中幾乎一模一樣的景致,黑黢黢的夜色,月光慘澹地被桐樹枝葉的縫隙切割成碎片,波光迷離的水面上隱隱約約沉浮着月亮的倒影,深沉而靜穆。 0
 
原來那副畫面的確是真實存在的,這個情景在圖畫中並沒有絲毫的走樣失真,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貌,並且弱化了事物本身的形態,把所有的筆墨都着重放在了刻畫光線上。 0
 
父親用來取景的相機就放在畫室的雜物櫃裡,越江趕忙拿起相機,拍下了午夜時刻池塘真實的面貌。 0
 
「爸爸,你最後的這第十三幅畫,究竟是什麼時候畫的呢?為什麼要併入《尋蓮》這組作品裡?你究竟想要告訴我什麼呢?你讓我去找的媽媽的下落,難道就隱藏在這幅畫中嗎?」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