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三人從酒館中離開,走在涿縣小路上,月光淡淡灑在地面,遠處偶爾傳來犬吠聲。張飛忽然一揚手,指向前方說:「玄德兄,雲長兄,我莊後有一片桃園,如今正值花開盛季。明日,不如咱們在那裡祭告天地,結為兄弟,協力同心,再圖大事,如何?」
劉備聞言,停下腳步,抬頭望著夜空,片刻後輕輕點頭:「天命使然,既有桃園相見,便應結為同心之誼。」關羽微微頷首,丹鳳眼中閃著堅定的光:「如此一來,咱們三人便可同心同德,為天下蒼生盡力。」
第二天清晨,陽光剛剛升起,桃園中已是一片燦爛。滿樹的桃花爭奇鬥艷,粉嫩的花瓣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落下一片片淡粉色的花雨,宛如天地間鋪開的夢境。
張飛早早準備好祭禮:烏牛白馬並排跪伏,牲血滴落在剛挖好的祭坑中,散發著新鮮的腥味;一旁香案上擺滿了瓜果,三支長香插在香爐中,青煙裊裊升起,直衝雲霄。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站在桃樹下,劉備身穿素袍,神色端莊,手中托著準備好的香火;關羽目光如炬,青龍偃月刀背在身後,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張飛則一襲粗布短衣,渾身透著豪氣與熱血。他們三人並肩而立,彷彿天地都因這一刻的氣勢而震撼。
「皇天后土在上!」劉備高舉香火,聲音沉穩而清朗。「今日我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但既結為兄弟,便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三人齊齊跪拜,桃花雨在風中飛舞,落在他們的肩上與身旁的香火上。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劉備的聲音鏗鏘有力,關羽與張飛緊隨其後,異口同聲:「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香火燃盡,三人再次拜倒,仰望蒼天。他們的誓言隨著香煙消散在空中,但桃園中那股堅定的氣勢,已深深刻入每個人的靈魂。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他們的命運自此連結,再也分不開。
祭拜結束後,張飛轉身拉過那頭宰好的牛,將牛血抹在刀刃上,對著鄉里聚來的三百多名壯士吼道:「今日咱們結盟於此,滅黃巾,安天下!這些牛肉酒水,你們盡情吃喝,明日便隨我等出征!」
三百多人歡呼震天,喝酒吃肉,桃園裡熱鬧非凡。劉備站在桃樹下,看著這些滿懷豪情的鄉勇,心中既有期待,也有憂慮:「今日我等三人起事,義士雖有,然而缺少馬匹,軍器亦不足,怕是難成大事。」他緩緩將這話說出,張飛大手一揮,大笑道:「玄德兄,咱們既有這志氣,這些小事何懼?來日定有解法!」
關羽沉思片刻,緩緩道:「說得簡單,可戰場上沒有好馬好器,壯士再勇也徒然送命。大事未成,豈能大意?」
三人正議論間,忽有僕人匆匆跑來稟報:「莊外來了兩個客人,還帶著一大群馬匹和不少人,說是來投宿的!」劉備聞言,頓時眼神一亮,放下酒杯,起身快步走向門口,嘴中念道:「此天佑我也!」
張飛興奮地跟在後面,關羽也緊隨其後。三人來到莊外,果見月光下兩名商人打扮的人牽著馬,身後跟著十幾名夥伴,驅趕著一群毛色光亮的駿馬,馬蹄踢踏在地上,激起陣陣塵土。商人們的身影雖然疲憊,但每一步都透著沉穩,像是久經風雨的行者。
劉備抱拳拱手,先聲問道:「二位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見教?」
其中一人聞言,拱手還禮,聲音中氣十足:「在下中山商人,姓張,名世平,這是小弟蘇雙。我二人本是北方販馬之人,奈何近日黃巾作亂,四處不靖,只得返回涿郡,今日途經貴地,特來投宿一晚,不敢打擾。」
劉備聞言,連忙上前一步:「二位客氣!我等正欲聚力討賊,安民濟世,得遇二位,真是上天相助!」
張世平聞言驚訝,目光中多了幾分欣賞:「討賊安民?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劉備立正拱手答道:「劉備,字玄德,漢室宗親。今日與二位義兄共起兵,誓為天下百姓謀一片太平!」他言辭誠懇,語氣沉穩,聽得張世平與蘇雙對視一眼,心生敬佩。
「劉公如此胸懷大志,當為天下人共仰!」張世平哈哈一笑,轉身指向身後的馬群:「既然如此,我二人也當助公一臂之力。這五十匹良馬,便贈予劉公!另還有金銀五百兩,鑌鐵一千斤,權作器用,助公早日建功!」
劉備聞言愣了一瞬,隨即拱手拜倒,滿面感激:「玄德何德何能,蒙二位厚賜,必不負所望,誓為蒼生盡力!」
三人迎二客進莊,備酒款待。席間,劉備詳述起義之事,張世平與蘇雙聽得熱血沸騰,臨行前再次叮囑:「劉公,莫忘今日的承諾,若需更多幫助,儘管相告!」
得了良馬和器材,三人連夜招來能工巧匠,開始打造兵器。張飛性急,親自守在工匠旁邊指揮:「我這丈八蛇矛,非得鋒利如虎牙,誰能擋得住!」工匠們被他氣勢壓得不敢怠慢,一夜未敢休息。關羽則挑選最上等的鑌鐵,打造了一柄重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寒光凜冽,似能斬斷山石。劉備則命匠人為自己打造了一對雙股劍,精巧輕便,適合靈活應對戰局。
等所有準備妥當,三人再次聚集桃園,這次,身後多了五百多名聚來的鄉勇。每人都佩戴剛打造的兵器,騎著張世平贈送的良馬,士氣高昂。
劉備跨上馬,目光掃過眾人,聲音洪亮:「各位鄉親,今日起,我等為天下蒼生而戰!黃巾肆虐,咱們豈能袖手旁觀?讓我們同心協力,定叫這亂世恢復太平!」
鄉勇們齊聲高呼,聲音震天,直沖天際。這時,鄒靖的傳信兵抵達,邀三人前去面見幽州太守劉焉。劉備心知時機已到,便與關羽、張飛收拾整隊,親率五百鄉勇趕赴城中。
當天清晨,涿縣城外,一支由五百名鄉勇組成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進城。清晨的陽光映照在嶄新的兵器上,劍矛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騎在馬上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走在最前方,身形挺拔,氣勢如虹。他們的鎧甲雖不華麗,但磨礪出的光澤讓人不敢輕視。隊伍後方,鄉勇們步伐整齊,腰間佩刀,眼神中帶著初次參軍的忐忑與激動。
街道兩旁的百姓探出頭來,望著這群突然出現的義軍議論紛紛。一名老農低聲說:「這是誰家的隊伍?看起來不像是官軍。」旁邊一個年輕人瞇著眼打量領頭的三人,驚呼:「那中間的男子是誰?長得這麼有派頭,竟像皇室後人!」
城門口,鄒靖早已等候。他一見劉備三人,便上前迎接,抱拳說道:「劉公,三位義士,太守大人已在府中恭候,請隨我來!」
劉備點頭回禮:「有勞校尉相引。」他轉頭對鄉勇們吩咐:「原地駐紮,休整待命!」隨即與關羽、張飛並肩而行,進入幽州太守劉焉的府衙。
府衙內,大堂燈火通明,劉焉端坐在堂上,身披華袍,神色威嚴。他雙目炯炯有神,似乎對今日的會面極為期待。當劉備三人踏入堂中時,劉焉的目光便落在劉備身上。他細細打量這位氣宇軒昂的青年,臉上的威嚴逐漸轉為和藹。
「來者可是劉玄德?」劉焉開口,聲音低沉有力。
劉備上前一步,恭敬地跪拜,聲音平穩而洪亮:「在下劉備,字玄德,漢室宗親,景帝玄孫,願為太守效犬馬之勞,為國討賊,保境安民!」
劉焉聽罷,面露驚喜,忙起身扶住劉備,語氣中多了幾分親近:「原來是本家宗親!玄德賢侄平身,我幽州得賢侄相助,何愁黃巾不滅?」
關羽與張飛見狀,也上前一拜,說道:「吾等二人,隨劉公起事,願同為幽州效力,誓與黃巾軍決一死戰!」
劉焉見三人風采卓然,心中大為欣賞,特別是劉備,自報家門後更讓他心生親切。他當即拍案道:「今日見玄德與二位義士,正是我幽州之幸。玄德,你既為漢室宗親,若不嫌棄,我願認你為姪,共扶大局,如何?」
劉備聞言,激動地拜伏在地:「太守厚愛,備不敢辭!」
劉焉滿意地點點頭,親自攙起劉備,對眾人宣布:「從今日起,劉玄德便是我劉焉的宗親,義同手足!三位將軍,速速整備兵馬,隨我一同討伐黃巾!」
堂內的氣氛熱烈起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再拜應命,隨即退至堂外。站在庭院中,劉備抬頭望向藍天,心中澎湃難平。他知道,從此刻起,他的命運,已經與這片亂世深深交織在一起。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