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起 「死亡人數高達 61 人」 的特大惡性縱火案件。也有人說,這是一根火柴將勞動法 「燒」 出來的案件。
你絕對想不到,引發這場毀滅性大火的原因,竟然是一個 20 歲的小姑娘偷工廠里的東西被辭退,想要報復一下。
讓人氣憤的是,直到臨刑前,小姑娘仍舊毫無悔意,高喊着自己是冤枉的,認為一根小小的火柴不可能燒死 61 個人。
而更讓人寒心的是,在案發後,因為每一位遇難者的家屬都獲得了 20 萬賠償,有些人竟然在可惜自己沒有把女兒送進工廠里上班。
不得不說,人性的貪婪是無法估量的,那么小姑娘究竟是怎樣一步一步將自己送上不歸路的呢?
案發時間:1993 年 12 月 13 日。
案發地點: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
*
這天凌晨 3 點,位於馬尾經濟開發區的高福紡織有限公司,突然響起了一陣敲擊大鐵盆發出的刺耳聲音。
幾百名還在睡夢中的工人被驚醒,每個人都一臉怒氣,絕大部分人都沒有抱怨,而是身穿背心睡褲就立即向外沖,因為除了大鐵盆發出 「噹噹當」 的聲音外,還有人不停地在大聲呼喊:「着火了!着火了!」 有些年輕的女工卻比較羞澀,並沒有第一時間逃出宿舍,而是在穿衣服、套褲子、找鞋子。
當這些女工不慌不忙地走出宿舍時,場面瞬間變得混亂了起來,因為她們發現起火的位置竟然是宿舍旁邊的倉庫,並且大火已經封住了宿舍的大門,無法順着樓梯逃生。
原來,隨着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大,導致員工宿舍嚴重不足,於是公司領導就私自將 4 樓倉庫的一半房屋改成了臨時宿舍,安排了 200 多名女工居住在這裡。
此時此刻,未來得及逃生的女工們驚恐萬分,她們一邊大聲呼救,一邊沖向窗戶,試圖拼死破窗跳樓。
可要命的是,公司為了防盜,所有窗戶上都安裝了堅固的防盜網,並且裝的還是與普通家庭完全不一樣的防盜網,即使有專業工具,沒有半個小時都未必能撬開。
更可悲的是,發現起火之後,公司里的保安慌亂不堪,甚至沒有一個人知道 119 報警電話,而是在大火燃燒了 10 分鐘後,才在工人的提醒下撥打了 110 報警電話,然後再由 110 指揮中心聯繫消防隊。
然而公司距離市中心有 20 多公里,雖然消防隊接到警情後第一時間就出動了大量消防車,但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當他們趕到公司的大門時,大火已經完全將 4 樓倉庫吞噬。
令人憤怒的是,廠區唯一通向失火大樓的道路上竟然停放着幾輛大貨車,導致消防車被堵住無法通過。
無奈之下,消防員只好徒步前進救人,冒着大火拼死沖入失火的大樓。遺憾的是,4 樓倉庫已經完全燒毀,根本無法進入,消防員只能就近背走 34 名被熏倒在二、三樓的女工。
很快,整個福州市的消防車都匯聚到了這裡,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被徹底撲滅。
經過統計,此次大火共燒死了 61 人之多,除了一名男性保安以外,其餘大部分都是 20 歲左右的未婚小姑娘。那麼為什麼火勢會如此猛烈?又為什麼會造成如此大的傷亡?
經過調查,消防部門發現失火的 4 樓倉庫平時竟然違規存放着 15 萬公斤的腈綸紗等高度易燃材料,按照規定,這些材料必須獨立存放在防火倉庫中。
但是公司竟然擅自將 4 樓的一半房屋改成員工宿舍,不但讓員工宿舍和倉庫相隔一牆,並且還在倉庫防火牆上開了 7 個巨大的通風口,導致防火牆徹底失去了作用。
因為在火災發生後,除了大量有毒氣體從通風口湧向了女工宿舍外,大火也從通風口蔓延了過去。
奇怪的是,雖然公司的安全意識非常薄弱,但是平時對倉庫的管理卻非常嚴格,不僅不允許任何人攜帶火種進入,而且每天晚上會鎖上那扇厚重的雙層鋼門,僅有的三把鑰匙都被兩名女工和車間主任牢牢放在身上。
那麼大火為什麼會在倉庫內燃起?火種又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帶着疑問,消防人員對起火點的殘骸進行了檢驗,沒想到居然發現了分解後的酒精痕跡,也就是說,這很可能是有人惡意縱火。隨後此案轉交給了福州警方處理。
由於火災影響非常巨大,福州警方迅速成立了專案組,並找來著名的火災調查專家謝福根對此案進行調查。
他們首先將持有倉庫大門鑰匙的三名女工列為了嫌疑對象。因為倉庫大門是特製的,想要無聲無息地撬開基本不太可能,也就是說,縱火的兇手應該是拿鑰匙開門進入倉庫的。
第一位嫌疑對象是車間主任,名叫謝盼盼,28 歲。雖然這個女人的口碑不好,作風傲慢霸道,但是經過調查,案發的時候她並不在工廠,因為她是本地人,平時都住在家裡,並且她的鑰匙一直就在身上,沒有被盜用的情況。
第二位嫌疑對象是平時負責搬運材料的兩名女工之一,名叫任玉蘭,但此時她全身大面積燒傷,正在醫院搶救,根本無法詢問情況。於是專案組只好詢問另一名搬運工藍小妹。
藍小妹告訴警方,她的鑰匙放在了宿舍的公用柜子里,並用一個有鎖的盒子放着。
由於宿舍已經完全燒毀,想要找到鑰匙證實她的供述非常困難,所以專案組並沒有因此排除她的嫌疑,而是認為很可能就是她放的火,她才可以及時逃走。
面對質疑,藍小妹有些憤怒,稱其他人之所以會沒命,完全就是因為太愛面子。原來,小姑娘們晚上睡覺時都會脫掉內衣,只穿着背心和內褲睡覺。
當聽到着火的時候,大部分人都顧不得春光乍泄,第一時間就沖了出去。可沒想到還有許多小姑娘不好意思穿着背心出去,竟然還在七手八腳地穿內衣和找褲子。結果慢了幾分鐘,眼睜睜看着唯一的出口被大火吞噬。
針對藍小妹的說法,專案組又詢問一同逃出來的女工,她們都證實藍小妹並沒有作案時間。
隨後,警方花費了大量人力,在廢墟中找到了藍小妹存放鑰匙的盒子,發現裡面的確有一些鑰匙融化後的金屬,也就是說,藍小妹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這樣一來,疑點就匯聚到了還在搶救的任玉蘭那裡。
據廠里的女工反映,任玉蘭平時做事笨手笨腳,經常出錯。就在案發前幾天,還曾經被車間主任大罵一頓,聲稱要將她解僱,那麼她會不會因為這個原因放火進行報復呢?
就在此時,醫院方面傳來消息,任玉蘭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不能說話,但神智已經恢復。得知警方在調查鑰匙的事情,她忍着劇痛在紙上寫下了 「董陽玲」 三個字,隨後便昏睡了過去。
然而,專案組看着 「董陽玲」 這個名字卻不明白是什麼意思,因為董陽玲並不在工廠女工的名單里,也不是 61 名受害者之一。那麼她究竟是什麼人呢?帶着疑問,專案組找到了車間主任謝盼盼,沒想到卻獲得了一條重要線索。
謝盼盼告訴民警,董陽玲原本也是工廠里的女工,由於她很能幹,每個月的業績都名列前茅,所以廠里很多領導對她都另眼相看,打算培養她成為管理人員。
要知道,成為車間的管理人員是每一個站在流水線上的工人最大的夢想。可不知為什麼,董陽玲在競選的時候,不但心術不正,耍小手段陷害對手,而且背地裡還有偷盜工廠原材料變賣的行為。
雖然工廠並不在乎女工偷賣幾塊零散的料子,但是這個董陽玲竟然仗着領導看中,連續偷拿了昂貴且又是整包的腈綸紗變賣,結果廠長一氣之下就把她辭退了。可這些都是半個多月前的事情。
董陽玲被辭退後,早就拿着工資離開了工廠不知去向,難道她真的會因為此事回來縱火報復嗎?
就在此時,負責在工廠走訪調查的民警反饋了一個信息,稱有兩個巡邏的保安反映當晚發生火災時,他們曾經和慌慌張張的董陽玲打了個照面。由於他們並不知道董陽玲被辭退的事情,所以並沒有當作一回事。
得知這條線索,專案組非常興奮,因為保安的話證明了董陽玲在案發時間到過現場。那麼一個被辭退半個多月的人,凌晨 3 點出現在案發現場顯然不太正常。
根據調查的結果,專案組認為董陽玲有着重大作案嫌疑,決定立即對她實施抓捕。經過搜查,警方很快就在另一家小工廠里將其抓捕歸案。
面對審訊,這個年僅 20 歲的小姑娘顯得非常緊張,沒問幾句話就當場崩潰,哭哭啼啼地交代了作案的全部經過。
原來,董陽玲 1974 年出生在福州長樂縣一個貧苦的家庭,而她的父母是有着一肚子貪小便宜心思的小商販。
隨着董陽玲漸漸長大,父母的這些心思和壞習慣也傳到了她的身上。結果由於她經常貪占小便宜,找了幾次工作都被人以心術不正為由辭退掉了。
1992 年,她的父母不遺餘力地尋求各種關係和資源,把她安排進了高福紡織有限公司上班。對此,董陽玲非常自豪,也很珍視這份工作,憑着自己的能力很快就受到了領導的賞識。
然而,仗着領導看重自己的能力,她的壞習慣更加囂張了,不但耍手段陷害競爭對手,而且偷賣工廠的材料也從原來的邊角料變成了昂貴的腈綸紗。
可悲的是,她的父母對此事早已心知肚明,但是他們卻沒有覺得任何不對,反而對女兒的行為縱容包庇。
1993 年 12 月初,董陽玲在外面吃喝玩樂把錢花光後,又打起了工廠腈綸紗的主意,結果被車間主任當場抓住。廠長得知此事後,毫不猶豫地將她辭退,並扣下了她當月的工資。
被辭退後的董陽玲懷恨在心,她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都是工廠害的。於是,一個邪惡的念頭在她心中產生 —— 她要報復工廠。
12 月 13 日凌晨,董陽玲偷偷溜回了工廠,她事先準備好了一小瓶酒精和一些火柴,用從任玉蘭那裡偷來的鑰匙打開了倉庫的門。
進入倉庫後,她將酒精灑在腈綸紗上,然後劃着了一根火柴,瞬間,大火熊熊燃起。看着火勢越來越大,董陽玲心中閃過一絲恐懼,但很快就被報復的快感所取代。
她匆匆逃離了現場,卻沒想到這場大火會造成如此慘重的後果。
1994 年 10 月 25 日,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董陽玲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董陽玲不服判決,提出上訴,但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994 年 12 月 20 日,董陽玲被執行死刑。
這場大火給 61 個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災難,也給社會敲響了安全生產和道德教育的警鐘。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