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案件4 14: 1994 年黑龙江杀警事件
0%
墨書 Inktalez
這是一起號稱是警界噩夢的特大刑事案件。為了金錢,兇手在三年時間內先後殺害了 17 人,並且遇害者不是警察就是警察的家屬。 0
 
讓人震驚的是,警方煞費苦心想要抓到的兇手竟然一直隱藏在專案組內部。他不但清楚地知道警方的所有行動,而且還故意放煙霧彈迷惑專案組,企圖混淆辦案民警的追查方向。 0
 
那麼,這起曾經轟動全國的 1994 年黑龍江殺警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0
 
案發時間:1991 年 4 月 22 日。 0
 
案發地點:黑龍江省海林市。 0
 
* 0
 
這一天,柴河鎮林業公安局的領導發現負責內勤工作的民警趙偉石不知為何已經三天沒來上班,於是在晚上下班後,他來到了趙偉石的家一探究竟,沒想到卻發現趙偉石和他 9 歲的女兒被人殺死在家中。 0
 
經過對現場的初步勘查,警方驚訝地發現趙偉石佩帶的一支手槍和一個彈夾不見了蹤影。擔心兇手拿着手槍做出更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柴河林業公安局立即將案情逐級上報。 0
 
省公安廳接到匯報後,立即下令各級公安機關成立專案組徹查此案。 0
 
由於技術人員認為趙偉石和他女兒頭上的致命傷是被現場發現的一個帶血煙灰缸造成的,加上警方了解到趙偉石夫妻感情不合,兩人都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所以專案組懷疑嫌疑人是因感情糾葛臨時起意殺人。 0
 
而搶走趙偉石的手槍是企圖轉移警方的偵查視線。經過調查,趙家的鄰居王偉剛與趙偉石的妻子關係曖昧,於是專案組立即將王偉剛列為重點懷疑對象,並在案發的幾天後將其抓捕歸案。 0
 
可此前,由於個別辦案人員走漏風聲,導致案情在第二天就流傳到了社會上。所以在 「大力回憶」 下,王偉剛交代的作案經過與案件的細節高度吻合,結果警方認定他就是本案的兇手。 0
 
 
然而由於王偉剛只交代了作案過程,拒不交代手槍的下落,加上他事後又推翻證詞,所以導致案件前前後後折騰了兩年多,都因為找不到手槍而無法進入訴訟階段。 0
 
就在王偉剛被羈押 500 多天的時候,1993 年 10 月 6 日,海林市又發生了一起民警被殺害並且佩戴的手槍被搶走的案件,遇害者是石河鄉派出所副所長丁國春。 0
 
夫妻倆死亡現場被破壞,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痕跡和線索,但是經過調查警方得知,案發後丁國春的外甥侯某是第一個進入的現場,而在其身上,技術人員檢測出有大量並且呈現片狀的硫化合物成分,這就說明侯某很可能擊發過槍支,而丁國春正是被自己配槍射殺,所以侯某自然而然成為了警方懷疑的對象。 0
 
但是不管警方使用何種手段,侯某都拒不交代罪行和槍支的下落,導致案件的偵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直到 100 多天後,又一起民警被殺的兇案發生,這起案件才迎來了重大轉機。 0
 
1994 年 1 月 17 日這天下午 5 點,海林市公安局闖進來一個不速之客,這是一個神情惶恐的女孩,她驚慌地告訴民警,就在剛剛,她看到了犯罪嫌疑人王成岩,42 歲,原柴河築木加工廠工人。 0
 
1990 年因犯罪被開除,在其身上,當地警方繳獲了兩隻手槍,正是 「4・22」 和 「10・6」 案件中被搶走的那兩隻手槍。也就是說,王成岩應該就是一系列大案中的嫌疑人之一。 0
 
於是專案組接到通報後,立即對王成岩的家屬進行了詢問,試圖從中了解到另一名嫌疑人的身份。沒想到,竟然從他 12 歲的女兒口中得知,王成岩平日和一個在柴河林業公安局上班的張姓民警私交甚好。 0
 
通過進一步的詢問,王成岩的妻子交代,這位張姓民警其實是柴河林業公安局主管文秘工作的副主任張思偉,他曾經來過王家給王成岩送子彈。 0
 
張思偉的暴露令整個專案組大吃一驚。要知道,張思偉一直是專案組的核心成員,參與了所有的偵破工作,不但對警方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還提供了不少辦案思路和線索。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他在故意放煙霧彈迷惑專案組。 0
 
1 月 31 日,專案組依法對張思偉進行秘密搜證,結果在他的辦公室找到了受害者的金戒指,在他家中找到了受害者的金項鍊兩條,並且在另一個知情人手上找到了一張有關丁國春家庭住址的地圖,而這張地圖正是為張思偉畫的。 0
 
面對如此強有力的證據,張思偉徹底崩潰,直接跟審訊的專案組民警說了一句:「在公安局工作了 10 多年,預審偵查手段我全懂,你們也不用再費心了,我知道早晚會有這一天的。」 0
 
隨後張思偉承認,從 1991 年 4 月 22 日至 1994 年 1 月 17 日,他夥同王成岩共作案 6 起,殺死了 17 人,而他們瘋狂殺人的原因只是想獲得金錢。 0
 
 
據張思偉交代,早在上警校時,他就深切地感到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在犯下第一起案件之前,他就和王成岩已經計劃了一年多,認為民警趙偉石有槍,只要搶了他的槍以後實施搶劫將易如反掌。 0
 
因為知道殺警搶槍是特大的案件,所以兩人在殺死趙偉石後便蟄伏了,兩年多沒有作案。 0
 
直到 1993 年,藏匿在公安局的張思偉認為已經沒有暴露的風險,兩人便開始瘋狂作案。諷刺的是,兩人濫殺無辜 17 人獲得的金銀首飾等物品最終價值卻不超過 2 萬元。 0
 
而在 「1・17」 案件發生後,王成岩因為想到自己的指紋留在了案發現場,非常恐慌,加上警方的排查越來越緊密,就想着找張思偉一同外逃。 0
 
但是狡猾的張思偉早就想好了對策,他要求王成岩攜帶兩隻手槍逃跑,並且在外面繼續犯罪,將專案組的注意力吸引到外地去。 0
 
在王成岩離開前,張思偉跟他說無論如何不能被捕,寧可被警方擊斃也不能投降。而王成岩感恩張思偉曾經幫助過他,便毫不猶豫實施了這個計劃。 0
 
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王成岩被警方擊斃,而張思偉也沒有逃過法律的制裁。 0
 
至此,號稱是警界噩夢的 6 起懸案被一舉告破,潛伏在警界的 「內鬼」 張思偉也被送上了刑場。 0
 
 
目錄

評論 0

閱讀設定

文字大小
-
18
+
  • Amy
  • Mary
  • John
  • Smith
  • Ed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