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又是陰雨天氣。幾個錦衣衛馳入兗州南門,直奔侯府,帶頭的統領是秦平的義子藺權。
詢問守門兵丁之後,藺權滾鞍落馬,撲倒在靈堂之外,跪爬嚎哭,口中大喊:「爹爹!孩兒來遲了!」
其聲撕心裂肺,在場眾人無不動容,有的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則低頭嘆息。
藺權接聖上旨意外出公幹,雖冒雨兼程,可還是回來晚了。
他嚎哭良久,驀然起身,「唰」 地抽出利劍,大叫道:「何人殺我義父!」
魚顏見狀,急忙上前,雙手張開,勸阻道:「藺將軍,莫要衝動,且聽本官一言!」
一番口舌之後,藺權才平息下來。
魚顏安排藺權住在侯府,為秦平戴孝守靈。
此時,仵作來報,秦平除劍傷和倒地磕碰的瘀傷之外並無其他外傷,地上所有足印已經勾畫清楚,經過詳細比對,這些足印都是侯爺的,當晚房中未曾來過外人。
魚顏帶着羅左來到西跨院,他腳踩地上的足印,緩緩行走一圈,雙手背在身後,凝眉苦思…… 回頭對羅左說道:「羅捕頭武藝卓絕,如果你是刺客,你能否不驚動衛士,入室殺人之後不留半點痕跡呢?」
「這…… 避開衛士羅某可以做到,但不留痕跡恐怕不能,當夜有雨,入室必留足印。侯爺不是泛泛之輩,一場拼鬥在所難免,況且還要從他手中奪劍…… 故而用暗器殺人當是上選。」 魚顏聞聽之後點了點頭,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
夜裡,魚顏傳來藺權,藺權走進屋內,臉色陰沉。魚顏輕聲問他可曾知道侯爺生前有沒有什麼仇人。
藺權嘆氣說道:「義父戎馬一生,殺敵無數,那些蠻夷賊子便是義父的仇人。義父兩個親生兒子全都戰死沙場,為國捐軀,想不到如今他老人家竟……」 藺權說到此處,眼眶泛紅,又啜泣不止。
魚顏剛要再問什麼,就見羅左急匆匆地趕來,一見魚顏便開口說道:「屬下回去苦思,有一事不得不說,這魚腸寶劍乃是神兵利器,流傳至今應是飲血無數。相傳這樣的寶劍會滋生劍靈擇主而侍,若人冒犯了劍靈,魚腸劍就會反噬其主。」
羅左話未說完,藺權便拍案而起,「砰」 的一聲巨響,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晃動起來,他大聲呵斥:「你的意思是說我義父不配用魚腸寶劍了!」
「羅某不是此意……」
「哼!」 藺權甩袖離去,門被他重重地甩上。
房中只剩魚羅二人,魚顏拿出魚腸劍,雙手捧着,又仔細觀看一番。
燈光下,寶劍寒光逼人,劍刃上仿佛有藍霜流動。
魚顏喃喃說道:「無論什麼寶劍,畢竟只是死物,它怎會自起殺人?冥冥之說不可足信。想當年專諸行刺吳王僚,將此劍藏於魚腹之內,吳王僚三層鎧甲也難御其鋒,魚腸劍也因此得名。時過千年,魚腸劍不鏽不朽,殺人之後竟不沾半點血跡,真是神乎其技啊!」
魚顏說到此處,揮劍直劈案上香爐,「咔嚓!」 一聲,純銅香爐頓時斷成兩半,魚腸劍毫髮未損!羅左在一旁忍不住叫好:「果然是削鐵如泥,看來此劍不是贗品,但如此稀世的異寶怎會被秦平所得?」
魚顏將寶劍收於鞘內,笑言道:「羅捕頭方才言語冒失,應該去找藺將軍致歉才是,順便問他是否知道侯爺的寶劍是從何處得來。」
羅左領命前去,魚顏則在屋中揣摩,裝有魚腸劍的檀木盒雕工華美,卻大出劍身許多,盒子開口的接縫處沾有一些黏稠之物,薄薄附在上面。
他蹲下身子,伸出手指,輕輕踏下一塊仔細觀看,原來是蠟。又伸手敲打盒壁,鏗然有聲,這盒子四周都有夾層,可那些夾層卻是被封死的…… 就在這時,外邊叫嚷起來,有一名錦衣衛來報,說是藺將軍與羅捕頭打起來了,魚顏大驚,臉色驟變,急忙跑出門去。
侯府正院,藺權與羅左各執兵刃打得熱鬧,刀光劍影,你來我往。很多文武官員前來圍觀,有的大聲呼喊,有的搖頭嘆息。魚顏上前大喊一聲:「住手!」 聲音響徹整個院子。
羅左聞聲跳出,可藺權卻是不依不饒追身猛打。二人又戰在一處,十幾回合過去,羅左飛身躍到人群後面。藺權怒吼:「你這惡賊想跑不成?」 剛想上前追趕,卻被一名錦衣衛攔住。
魚顏向羅左詢問緣由,羅左滿臉憤然道:「我上門好聲道歉,可是藺將軍卻舉劍相迎,這是何道理!」
「你這廝竟說什麼魚腸噬主,羞辱義父,後又上門尋釁,簡直欺人太甚!」 藺權雙眼通紅,怒目而視。
魚顏來到二人中間,神色嚴肅,雙手微微抬起,說道:「大家都是為國效命,如此激鬥何苦來哉!此事本官自會處理……」
眾人散去,魚顏帶着羅左回到屋中,剛一進門,猛地發現地上有一串泥印,蜿蜒曲折地延伸至桌下,而桌上的魚腸寶劍卻不知所蹤了!
魚顏臉色驟變,大呼不好,額頭上瞬間冒出細密的汗珠,連忙叫人全府搜查。
不多時,有人來報說魚腸劍在留都工部侍郎薛岑薛大人的房中找到了,薛大人也與侯爺一樣被魚腸劍從後面刺死!
魚顏心頭一緊,趕緊帶人前去觀看,只見薛岑倒在自己房中,趴在地上,其死法與秦平如出一轍!
找人比對足印,薛岑房裡的足印與魚顏房裡的足印都是薛岑的靴子留下的。
魚顏眉頭緊鎖,暗自思忖:「難道是薛岑趁亂偷了魚腸劍回到自己房中,再被人用寶劍殺害?他偷魚腸劍意欲何為呢?他是殺害侯爺的兇手?想要毀滅證據?不…… 薛岑一介文官,他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本事。薛岑也是古董行家,難道是他見魚腸劍價值連城想據為己有?」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