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左大驚失色,迅速轉臉望向魚顏,面露疑惑。
可魚顏卻神情自若,微微抬手,令人將藺權火化收殮,與秦平的骨灰一起發往洛陽,傳下話去,只說藺統領因憂思過度,急火攻心,一命嗚呼,送葬隊伍繼續前行,埋伏的將士也收兵回府了。
樹林之外只剩魚顏和羅左二人,羅左上前一步,抱拳進言道:「魚腸劍怎麼不翼而飛了,此等神器丟了實在可惜。」
魚顏微微一笑,雙手背在身後,笑道:「本府曾經說過,無論什麼神兵利器都是死物…… 寶劍雖好終是要看用劍之人,大丈夫心懷仁義,就算是手無寸鐵也可以除暴安良匡扶正義;卑鄙小人就算給他軒轅神劍,那也只不過是把殺人兇器罷了…… 三國呂布勇武無敵,新朝王莽智謀無雙,此二人若是都能善用其能,又何至於落得後來的下場。」
「我昨夜告訴守劍兵士讓他們只管喝酒吃肉,房中一切聲響皆不予理會,想必魚腸劍此時定是被送往它真正的主人那裡了。」 魚顏微微抬頭,望向遠方,眼神中透着幾分深意。
「難道此案還有幕後主謀?」 羅左皺着眉頭,低聲問道。
「藺權薛岑做下此案必須協同一致,不能有絲毫的差錯。試想藺權乃是錦衣衛統領,薛岑身為留都工部侍郎,此二人既無官職承效,又無私下友情…… 是何種力量能讓他們如此戮力同心呢?」 魚顏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難道是…… 皇上?」 羅左心中一驚,聲音不自覺地壓低。
「此事不可宣揚,我隱隱感到朝中要出大事,故而沒有當眾審案。」 魚顏神色凝重,輕輕搖頭。
「大人的意思是……」 羅左欲言又止。
「回去之後萬萬不能將破案之事告與侯府上的眾位官員,就說本官病了,先關他們一兩個月再從長計議……」 魚顏湊近羅左,小聲叮囑。
永樂皇帝兵馬大營中,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之人風塵僕僕,翻身下馬,將一個包裹呈與正在病榻上的永樂皇帝,皇帝伸出略顯虛弱的手,翻看此物後,微微點頭,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公元 1424 年 7 月,永樂皇帝在回師途中駕崩,號太宗,太子即位,改元洪熙。此事傳到兗州,魚顏聽聞後,站在庭院之中,扼腕長嘆,臉上滿是惋惜之色。
侯府內的諸位大人被關了數月之久,個個火冒三丈,在房中來回踱步,整天叫罵不休,而魚顏卻只是託病不出。羅左回來向魚顏詢問應對之法,魚顏坐在椅子上,輕輕敲打着扶手,笑道:「本府功德圓滿,現在是該自保的時候了。」
羅左一臉詫異,撓撓頭,不解其中奧妙,魚顏又道:「我現在方知先皇用意…… 毅武侯為人豪邁,朝中臣子,邊關武將都跟他有些交情,最要緊的便是他與漢王竟然也有所瓜葛,錦衣衛耳目遍布天下,先皇怎會不知。先皇料定自己大限將至,他唯一不放心的便是漢王,怕其興兵作亂,太子仁厚不善征伐,到時恐怕又是一場靖難之役……
先皇怕秦平與漢王勾結,有意除掉秦平,但因秦平功高蓋世,無故殺之有辱聲名。先皇就特賜秦平魚腸寶劍想用此舉試探於他,因為魚腸劍生來悖逆,臣以弒君,子以弒父,秦平若知其利害定然不敢接受,可秦平是個習武之人,哪懂先皇用意,拿到此劍愛不釋手。先皇無奈之下只好出此下策,秘密招來藺權與薛岑定下此計謀害秦平。」
「至於藺權是不是當年田氏之子,除了先皇與秦平又有何人能夠知曉呢?先皇讓秦平在兗州歸隱,其實就是想讓我扣住前來拜賀的官員,因為只有我才有這樣的膽子。漢王想起兵篡位,必須拉攏秦平與這些官員相互串聯,可這些官員都被我扣在兗州,漢王就算明知先皇已死也不敢貿然行事……」 魚顏緩緩起身,在屋內踱步,邊說邊比劃着。
「原來如此…… 大人!現在我們又該如何呢?」 羅左急切地問道。
「我已遞了辭表,只望聖上知我心意吧……」 魚顏走到桌前,拿起茶杯,輕抿一口。
剛剛登基的洪熙皇帝接到魚顏的奏摺,展開觀看,上面卻只有四句詩:
自古君王何可奈,施恩卻把血光余。常銘太祖劉基事,莫做春秋伍子胥。
洪熙皇帝看罷奏章,坐在龍椅上凝神不語,片刻後,喚來楊士奇共同商議,楊士奇看罷,上前一步,微微躬身進言道:「先皇聖明……」
皇帝頓時恍然大悟,連拍大腿,連連說道:「父皇良苦…… 父皇良苦…… 兒臣不及其萬一。」
「那魚翰雲所奏之事呢?」 楊士奇輕聲問道。
「我朝難得這樣的賢臣,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放歸鄉野實在可惜啊。」 皇帝微微皺眉,面露惋惜。
「那些被他所軟禁的官員現在定是一身怒氣,回去之後必然紛紛上書參劾,陛下剛剛繼承大統,魚翰雲只是不想讓陛下為難罷了,難道陛下也想看着他變成另一個伍子胥嗎?莫不如先准其所奏,等此事過去一年半載,陛下龍威懾天之日再下詔提點如何?」 楊士奇建議道。
聖旨下,准許魚顏回鄉養病,特賜白銀五千兩作為盤纏路費。
魚顏臨走之日,兗州百姓聽聞消息,紛紛湧上街頭,夾道相送,綿延十里皆是哭泣之聲。
魚顏身着便服,走出府邸,眼眶泛紅,再三辭謝,最後與百姓灑淚而別。
一輪紅日東方高掛,灑下溫暖的光輝,魚顏舉家十幾口乘着三輛馬車,緩緩啟程,漸漸消失在官道之中。
至於魚腸劍,此後再無人知其下落,坊間傳說魚腸劍隨太宗葬於長陵……
評論 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