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衍圍着桌案轉了兩圈,俯身看看桌案下面…… 有人點查這些瓦罐,一百零五個不多不少,書吏核對名冊,這瓦罐上的名字與長平村造冊人口一模一樣!
而且有兩個瓦罐翻倒在地,上面的名字一個是李尚,一個是長平村里長!
「拘魂術!」 有人在一旁大喊。
劉鳳齡看了看這些瓦罐,愁眉緊鎖,口中仍在埋怨張釗拖沓。
許衍上前笑道:「事已至此,劉兄也不必苦惱,這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只要找到施法之人,長平村民定可得救……」
「許兄一向不信鬼神,怎麼竟說出此等話來,莫非……」 劉鳳齡話未講完,忽然停住,轉身吩咐下去,令人將這些瓦罐全部帶回村中。
眾人準備下山之時,忽見山腳下濃煙滾動,來到懸崖上向下觀看,只見長平村烈焰沖天,已經化成一片火海!
劉鳳齡見此情景大驚失色:「難道是我們搬動瓦罐破了陣法不成!」 趕緊帶着大隊原路折返。
剛到山下,就見千戶張釗立於村口,指揮眾兵士取水滅火。張釗見劉鳳齡匆匆趕來,連忙上前施禮。
劉鳳齡迎頭怒斥:「我幾日前就派人送信,你卻為何遲遲不到!」
張釗申辯道:「末將接到來信,立刻點齊兵馬向長平村開進。只因前些日天降暴雨,山洪將渾河上的木橋沖毀,至今未曾修復!渾河水流湍急,無法架設便橋,末將只好帶着兵馬繞道上游寶興縣的萬家橋,故而耽擱了時日!這裡是河官的水志,請大人驗看!」
劉鳳齡接過水志看過之後,又交給許衍。
許衍看罷微微笑道:「張千戶一路勞苦,劉兄也不必責怪,眼下大軍已到,我們還是捉拿施法之人要緊!」
大火過後,長平村片瓦無存,那些紙人也被焚化。
許衍詢問張釗當時情景,張釗嘆氣道:「末將帶領人馬日夜兼程,來到長平村十里外的大路上,忽見長平村濃煙四起,探馬來報說長平村起了大火,鄰村村民皆稱是紙人縱火,故而不敢上前救援!末將親率幾百騎兵飛奔而至,只見長平村口立着一百多個紙人,還個個生了頭髮!末將怕這些穢物擾亂軍心,便下令將紙人全部焚毀…… 焚燒紙人之時,竟然冒出黑煙!現在想起還是不寒而慄啊。」
張釗令大軍原地休整,隨許衍等人來到下窪村中,下窪村民人人自危、家家閉門,許衍令人敲鑼布告,說長平村的紙人已經全部被焚,請下窪村民不必懼怕。
眾人休息一夜,次日清早便開往寶興縣城。
知府大人前來,寶興知縣楊裕出城十里迎接。
縣衙後堂之中,劉鳳齡滿面怒氣劈頭問道:「你縣內可有一個什麼仙人?」
寶興知縣怯聲應答:「確有其人…… 那道士名叫慧逸真人,現住在丹霞山中的天元觀內。據說此人可以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也可度化凡人成仙,許多百姓都曾見識他的神通,故而紛紛前去祭拜問卜。」
「你可曾親眼得見?」
「下官雖未見其神通,但僧道之事朝廷早有明文,我見他並未釀成什麼災禍,只是收取香火、替人算命消災,也就未多過問。」
此時陳茂良在一旁插嘴:「我縣百姓也紛紛傳揚此事,莫非這慧逸真人就是施法元兇?」
劉鳳齡當即令大軍包圍丹霞山,如有潛逃之人一律擒拿,若遇抵抗格殺勿論!
晌午過後,許衍與劉鳳齡、張釗率領幾百兵士來到丹霞山門之外,上前拍門竟無人應答,張釗下令砸門攻山!
頃刻之間,丹霞山門轟然倒下,眾軍魚貫而入,喊聲震天。
許衍等人來到天元觀外,可大殿已是人去樓空。
許衍摸摸香爐,爐壁上仍有餘熱,料定慧逸真人並未跑遠,張釗領命率軍進山搜索…… 日薄西山,許衍在大殿中眼望三清神像若有所思,陳茂良上前說道:「此次攻山擒賊,為何不見穆俠士?」
許衍笑道:「穆左另有要務,陳大人如有什麼話,許某願為轉達。」 陳茂良聞聽此言含笑不語。
這時,有兵卒來報,張千戶在後山山洞中找到許多百姓,而那慧逸真人和一干賊道也被山下埋伏的兵丁擒獲,現正押上殿來……
評論 0 則